Jump to content

User:Lwcz/sandbox

From Wikipedia, the free encyclopedia

文法翻譯法 (Grammar-Translation Method) 是一種外語或第二種語言教學法,此教學法盛行於16—17世紀的歐洲。文法翻譯法起源於拉丁語教學法,當時大部分學術性文章和書籍也用拉丁語記載,在16世紀初, 政府、學業界和業務界等機構,拉丁語成為最廣泛的學習外語,後來拉丁語逐漸被其他語言取替,例如英語和法語。[1]

由於拉丁語不再為最普遍的語言, 學生很少會把學習拉丁語為主要溝通的目的(原因是使用率下降)。與此同時,文法翻譯法的出現,正因為當時的書籍和文章已拉丁語為主,所以學生必須學會拉丁語為閱讀和翻譯等學術性的用途。 此種教學法的特點是用學生的母語為主的教學模式,而不是外語。學生主要學習語法規則,最終目標是希望學生能夠自如地應用目標語言 (任何第二種語言) 和母語,而且能夠推動學生的普通智力發育。[2]

在文法翻譯法,老師會向學生詳細講解文法規則,然後给予大量的文法練習 (例如填充題、選擇題、造句或是文法的測驗) ,學生需要死記語法規則。此種教學法提倡讓學生從不斷操練 (做語法操練和翻譯句子) 去精熟文法、字彙、詞彙。此外,這種方法著重於讀寫,並著眼於加強學生的閱讀和翻譯的能力。在相比之下,此教學法是沒有任何口語或聽力練習,再加上很少注意語言的實際使用,因此口語和聽力都被忽視。 [3]

  1. ^ VanPatten, Bill. 2003. From Input to Output: a Teacher's Guide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. McGraw-Hill Second Language Professional Series. Direction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. Boston: McGraw-Hill.
  2. ^ VanPatten, Bill. 2003. From Input to Output: a Teacher's Guide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. McGraw-Hill Second Language Professional Series. Direction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. Boston: McGraw-Hill.
  3. ^ Larsen-Freeman, D., & Anderson, M., Prof. (2011).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(3rd ed.). Oxford ; New York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.